跳出三界外☆不在五行中 感悟创意之禅

像写歌一样编故事

像写歌一样编故事——好莱坞模式编剧教程


近几年潜心学习、研究了好莱坞模式的编剧,忽然发现编剧跟作曲还是很像的。

   

一 从作曲到编剧


 好莱坞电影发展到现在,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。也许有人会抨击好莱坞模式的编剧,但无法否认,套用好莱坞模式的电影是最赚钱的。其实正像流行乐坛,套用1645、17654325和弦走向的口水歌比比皆是。而看深一层,好莱坞模式也并非口水歌那么简单。说起来,用1645、17654325这样的和弦走向也能写出好歌来的吧?

 说起好莱坞模式,也许有人以为是飞车追逐的那一套,其实不然。很多人都误会了。好莱坞模式是指剧本结构。

 好莱坞模式的剧本结构跟流行歌曲的结构有些像。

 流行歌曲的结构,一般是:

 (前奏)A-(A)-B-(间奏)-A-B-(间奏)-(B)-(尾奏)

A是主歌,B是副歌也就是高潮部分。

B段一般最后会多重复一遍,也就是唱三遍。

 好莱坞模式的编剧也是这样。通过A段的发展,进入B段的高潮。高潮当然是主角跟大反派的争斗。

 第一次高潮,可能是这两种情形:

1.主角虽然取得阶段胜利,然而面临着更大的麻烦;

2.主角被击败,坏蛋哈哈大笑,看起来主角是没希望翻身的了。

 第二次高潮,当然是主角终于起来打败了反角。

 通常,像歌曲一样还会再重复一遍B段。在电影里,就是主角再跟反面人物大打一场。

 这种表现形式具体如何?是这样的。最终Boss当然没那么容易被主角干掉,在第二次的B段,主角深深激怒了Boss,激起Boss全功率的反扑,于是第三次的B段出现了。能否编出第三次的B段并编好,很考验编剧功力。

 流行歌曲的编曲,最好能达到的一种效果是,到第二次的B段,貌似歌曲已经终结了,可是,忽然又来了一次B段,而且节奏更强劲,能用上的乐器全上了。

 跟歌曲相仿,在电影中,如果Boss一下子就被干掉了,观众会看得不够爽。主角会有主角光环,不用多提;Boss才应该是真正的小强,到最后,貌似已被干掉了,还要闹腾一番,不让主角赢得那么轻松。

 整体分析一下,剧本的结构,类似歌曲的结构,也是:

 (前奏)A-(A)-B-(间奏)-A-B-(间奏)-(B)-(尾奏)

 前奏,交代故事背景,作铺垫。

 前奏有时会是A段的变奏或者直接就出现A段,也就是一开始就介绍主角了,迅速进入情节;

 前奏有时会是B段的变奏或者直接就出现B段,也就是大坏蛋一开始就已现身,带给观众压迫感。

 接着,通过A段的剧情发展,到B段跟大坏蛋第一次的交锋。

 跟着是间奏。间奏不会仅是尿点那么简单,通常会是带有抒情的段落,带给观众思考。不能总是感官刺激,一路都是猛烈的节奏。例如,这一段可以是失败的主角,得到美人的安慰,得以重新燃起斗志。

 跟着,又通过A段的剧情发展,到B段跟大坏蛋正式的决斗。

 有经验的编剧,会再编出一个B段来。把Boss编成一个打不死的小强,才更能衬托出主角的高大威猛。

 最后的B段与B段之间,可以再有一个间奏。只是这一次,节奏感更强烈。这一段,编得好的,感觉最好就是好像最后一遍的B段随时都会出现。也就是暗伏杀机,大坏蛋随时都会反扑,准备干掉主角。

 终于,大坏蛋很不甘心地倒下了。

 尾奏出现。

 尾奏会有一些变化,不会是单纯的全终止。

 用一下虚伪终止之类也挺好的。暗示一下,还会有骗钱的续集,大坏蛋还会卷土重来。
 

二 作品分析:James Cameron的《阿凡达》等  


詹姆斯·卡梅隆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导演,拍的影片都非常经典。

 阿诺主演的《终结者2》,后面重复的B段非常明显。美男杀手T-1000看上去明明已经被干掉了,居然还能复活。于是,阿诺演的T-800都死掉了。《泰坦尼克号》,有一个环节彰显了编剧娴熟的手法。就是编剧设计得好像男主角和女主角有那么一点能死里逃生的希望,然而最后,男主角还是沉了下去,只有女主角得救了。在重复的B段,获胜的是大坏蛋——大海。本来燃起了一点逃离苦海的希望,还是被无情的大海浇灭了。

 在《阿凡达》最后,看起来也是主角一方和大反派都有获胜的机会。

 《泰坦尼克号》在剧本结构是颇具新意的。导演竭力说服了投资方,以女主角回忆的方式去表现故事。这一种形式,就像是节目主持人在介绍一首新歌。

 《阿凡达》的编剧,结构日益成熟。一个虚幻的故事,居然能表现得非常自然,这已经非常不简单。要我来评价的话,《阿凡达》简直是好莱坞模式编剧最完美的范本。第一次看《阿凡达》时,我没多少感觉,但看过一系列好莱坞编剧教程书之后,才突然发现《阿凡达》编剧的精妙。

 可以管中窥豹,直接把影片拉到中点,看到的镜头是,大反派拉了一张椅子,跟主角约谈。真正的坏蛋失去了耐心,开始发威。跟好莱坞模式编剧的结构极度吻合。

 要看《阿凡达》,一定得看加长版。为什么?因为在影院上映的版本,经过剪辑之后,被删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:影片一开始的激励事件。

 何谓激励事件?正如歌曲进唱时那一记Reverse Cymbal。《黑客帝国》的主角NEO,如果生活过得好好的,又怎会站出来拯救世界?NEO被执行逮捕,就是激励事件。

 试问如果《泰坦尼克号》这一部影片,删掉男主角赌钱赢来船票这一幕,会怎么样?故事看起来还像是完整的,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。一首歌,没了开始那一记Reverse Cymbal,也是完整的,就是缺乏了那么一点应有的色彩。

 《阿凡达》被删掉的激励事件就是:一个残疾人,自己的腿都动不了,居然还打抱不平,别人还不领情,自己作贱自己,这样的人生真是糟透了……有了这一个激励事件作推动,后面的故事一下子显得感觉大不一样。


评论
热度 ( 10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悟空洞天 创意空间 | Powered by LOFTER